園林綠化之立體綠化在國內的發展
一、從國內外看立體綠化
在日本在這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為了增加綠地,改善生態環境,率先開展屋頂綠化運動,其它各大城市也緊隨其后開始了興建高檔天臺的空中花園活動。1991年4月,東京都政府首先頒布了城市綠化法律,規定在設計大樓時,必須提出綠化計劃書,1992年6月,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綠化計劃指南”,使城市建筑物的綠化更為具體。東京都市綠化運動是由東京建設、造景等48家公司組成的高檔天臺開發研究會率先興起的,它得到了東京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日本東京已出現了不光房項小型公園、百鳥園、空中花園等,它們在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同時,也造福了東京市民。為了使東京成為21世紀的綠色城市,日本在綠色屋頂建筑中,采用了許多新技術,例如采用人工土壤、自動灌水裝置,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種植技術。國外還有不少的國家規定,城市不準建磚墻、水泥墻,必須營造“生態墻”,具體做法是沿墻等距離植樹,中間以攀緣爬藤類花草,亦可輔以鐵藝網,這樣省工、省料,又實用的形式,既達到了垂直綠化效果,而且可以起到透綠的作用。“花園城市”新加坡,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植被,立體綠化讓建筑物淹沒在一片綠色之中。美國許多城市所有空地幾乎都被綠草覆蓋,各大超級市場的護欄、建筑物墻上等都植有綠木花草,想方設法來增加綠量;還有芝加哥屋頂花園也十分普及,芝加哥環境部決定設計建造各種屋頂花園,這樣可以節省市政府在夏季的開銷,每年節省下的4000萬美元降溫費用于建筑新屋頂,其壽命比傳統屋頂長一半。設計多層特制土壤,并用聚苯乙烯材料、蛋殼形錐體和防水薄膜等防止屋頂不能承受土壤、灑水和植物的總重量而發生的滲漏。屋頂花園將種植野洋蔥、紅花山桃草、天藍色翠菊和野牛草等各種植物。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也是繁花似錦的花園城市,該市居民樓的每戶陽臺上布滿藤蔓植物,每個樓梯上及轉彎平臺處也擺放盆盆鮮花。
由于北京城區可綠化土地的限制,人們只能向空間要面積,立體綠化成為最可行的解決辦法。在各地市民開始越來越關注城市生態問題時,2004年底北京市做出決定:今后要對大種草坪說“不”。北京城市環境建設規劃(2004-2008)”中明確規定,北京低層建筑中60%屋頂要進行綠化,高層建筑中30%屋頂要進行綠化;各級綠化部門在今后的大綠地建設中,將注重規劃,在種植結構上,以期形成喬木為主、喬灌藤花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模式。根據這項規定,北京市今后突出“林蔭型”綠化的指導思想,致力于修建“林蔭停車場”、“林蔭廣場”、“林蔭道路”等遮蔭效果好的綠地。除一些重點區域外,今后全市不再擴大種植草坪。對于一些設計手法簡單,以草為主,缺乏樹木甚至無樹的廣場、公園、環島及萬米以上大綠地等要限期改造。2008年以前,奧運場館周邊、奧運聯絡線沿線和國控空氣質量監測子站等重點地區都實行了屋頂綠化,全市形成500余個垂直綠化的亮麗景觀。
此外,專家研究表明,在調節城市濕度溫度、制造氧氣、消音隔塵等方面,草坪遠不如樹木。同等面積的喬木與草坪的生態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釋放氧氣量、蒸騰水汽量、蒸騰吸熱量等,分別是草坪的20到30多倍。專家早就呼吁,我國城市綠化,要早日走出“平面化”誤區,走“立體綠化”道路。因此北京市的做法值得全國效仿。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地面綠化已相對飽和,如何提升綠量,挖掘綠化潛力,立體綠化成為近年上海關注的熱點。從2002年開始,上海市綠化部門已開始編制全市性的屋頂綠化計劃,到2007年5月頒布實施的《上海市綠化條例》明確規定:“本市鼓勵發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新建機關、事業單位以及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筑適宜屋頂綠化的,應當實施屋頂綠化。”上海立體綠化從群眾自發到政府有計劃組織實施,幾年下來,屋頂綠化總面積約有50萬平方米,其中僅2008年就已完成約10萬平方米,此外還有2萬多平方米其他形式的立體綠化。
二、當前我國城市綠化存在的問題
1、城市大規模建造的工程給城市增加熱效應的。比如廣鋪草坪工程、地面硬化工程、高樓大廈工程、讓城市亮起來工程等等。這些工程完成后都會加劇城市的熱島效應,因此它們在把城市環境推向越來越熱的境地。熱島效應減少不了,城市的空氣質量是無法改善的。因此,提高城市空氣質量不應只是環保局的工作,它需要城市規劃、道路建設、樓群設計、園林措施、社區管理等機構和普通市民的多方參與,來給城市降溫。
2、綠地矛盾比較突出。目前,雖然各地的地面綠化成效顯著,但是綠量仍有不小缺口,綠地分布還不夠均勻,綠地矛盾還比較突出,城市的綠化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在當前綠化用地不可能大面積增加的情況下,立體綠化方式本應在城市綠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遺憾的是,當前立體綠化在城市范圍內卻得不到市民的重視,難以普遍推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城市整體的綠化意識不強,以前沒有采用過立體綠化這種方式,一些市民、單位怕維護費用過高,所以不敢貿然“吃螃蟹”。
3、立體綠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大部分城市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宣傳不力,導致市民缺乏科學指導,積極性受挫。目前在我國很多城市里,綠地面積越來越多,但是行人卻沒有遮陽的地方,而在夏天,停車場上經常有車胎曬暴。特別是在水危機籠罩下的北方城市,據估算,每平方米草坪澆一次需水1噸多,在炎炎夏日還要不停地澆灌。一方面生活生產用水要限額供應,一方面大草坪上噴水龍頭不停地澆灌,實在讓人想不通。
三、突破城市綠化平面化瓶頸,大力推行立體綠化
(一)、城市立體綠化是一項綜合的工程,它需要城市規劃、道路建設、樓群設計、園林措施、社區管理,環保局等機構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參與合作,城市立體綠化也是一項長期的工程,種草一夜就能種一大片,容易出宣傳效應、視覺效應,而種樹卻需要各機關部門真正有“十年樹木”的態度。因此政府有必要科學的制定城市立體綠化的長期實施計劃,使城市的立體綠化工作得以規范的開展。政府部門還應該制定有關城市立體綠化的制約制度,制約的壓力可以強化市民的綠化意識,這一方法在新加坡等國已有所采用,成效顯著。政府應該加強城市立體綠化的宣傳工作,以充分調動市民的主任翁精神,宣傳要突破觀念瓶頸,積極引導立體綠化建設,營造立體綠化的濃厚氛圍,從而提高居民增綠建綠愛綠護綠意識。讓市民不但支持城市立體綠化的開展,更能以實際行動規劃和管理好自己家園的立體綠化風景如綠色屋頂和綠色墻攀等。因為普通百姓也是立體綠化的主要力量,綠化美化自家陽臺、在居民樓周圍種上好管易活的攀緣植物都是簡單易行的立體綠化方式。
(二)、政府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協調協調,明確各部門機構的任務與職責,共同努力協同工作,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在設計建筑物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城市立體綠化的需要,如在建筑窗臺外沿,樓梯兩側,圍墻頂部,建筑屋頂增設小型花壇或制作輕便、價廉的玻璃鋼,為立體綠化積極創造條件。城市綠化部門在城市一切可能的地方進行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以節約城市土地資源,增加城市綠化量,提高城市綠視率,改善城市俯瞰景觀,提升城市綠化綜合效益。市財政對城市立體綠化的資金總投入,不應只投入在公共場所,如補貼到每家每戶的立體綠化上效果會更好。城管部門要加強對已經完成的立體綠化的管理,切忌失管。
(三)、政府應當在充分總結已有立體綠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參照相關國家標準,并結合本城市的地域特點,編制符合自己城市實際情況的《城市立體綠化技術規范》,以更好的科學地規范和指導城市立體綠化建設,促進城市立體綠化健康有序地發展,確保城市立體綠化效果,提高立體綠化的設計、施工技術質量,加強日常養護管理,鞏固立體綠化成果,提高城市的立體綠化的整體水平。
(四)、城市立體綠化建設和管理中要注意節約用水,建議采用微噴,滲灌,滴灌等先進的節水設施設備,引入污水噴灌技術,咸水灌溉技術,利用空氣中的水分進行灌溉等新型灌溉技術,充分利用雨洪資源,將集雨工程作為城市立體綠化的一項標準,列入工程預算。積極引入綠地建設智能型灌溉系統。建立穩定的運行機制,做到科學用水。延長灌溉周期,科學安排輪灌順序,科學合理地調整灌溉作業,努力實現精準灌溉。給植物澆水的水循環使用,為綠地提供照明的燈光利用太陽能。綠化灌溉應優先利用中水。同時要求切實加強對灌溉設施設備的管理,杜絕跑冒滴漏現象。對市民開展綠化節水的宣傳和教育,普及節水知識。對綠化部門負責灌溉工作的人員進行專項的節水教育和培訓。
(五)、將立體綠化列入綠地系統規劃中,進行合理規劃,將立體綠化納入城市綠化工程,在進行市政綠化工程建設時,把立體綠化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予以考慮,循序漸進地科學發展。特別是政府應對型建筑物墻體綠化進行統一設計規劃,并且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及藝術風格選擇植物,因“墻”制宜地進行墻體綠化。在路燈柱、電線桿兩側設立種植槽或垂掛吊籃,大力種植綠色爬蔓植物,給路燈柱、電線桿穿上綠色的“外衣”。垂直綠化既增加了綠視率,美化景觀,又起到吸塵降噪的作用,增添了街區特色,增加了城市魅力。此外,還有圍欄綠化、棚架綠化等等也是立體綠化的重要形式,可以彌補地面綠化的不足,在豐富植物景觀、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六)、政府要調動社會各界資金投入、養護管理的積極性,大力鼓勵市民租賃或承包公共綠地、花草樹木、公園設施等等,推行全民管理方式,形成政府、單位、市民同心協力綠化城市的機制和社會風氣。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環境美是由能喚起愉快情緒的天然造化和人工創造的那種和諧組成的。”同時,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對立體綠化給予法律支持。
其他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