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園林風景園林之父——奧姆斯特德
弗雷德里克·奧姆斯特德(1822-1903),是二次大戰后風景園林潮流的領導者和公認的美國風景園林之父。紐約中央公園及美國國會大廈周圍的庭園景致,就出自其手。
奧姆斯特德于1822年4月26日生于康涅狄格的哈特福,是干貨商人約翰·奧姆斯特德的長子。未滿4歲,母親就過世了,他被送到鄉間陸續由幾位神職人員監護,假日時可以在康涅狄格的偏遠鄉間駕馬車馳騁,對大自然十分著迷。
奧姆斯特德原本希望進入耶魯學院,但一次嚴重的毒漆樹中毒使他視力受損,醫生建議他讓眼睛休息。像他后來回憶的,他得以自由“亂闖”,自我放逐過著“流浪者生活”,并在21歲時上了三桅帆船羅納德森號當甲板水手。一年后他患了壞血病,覺得自己該試試種田的手氣,結果不成,他把田地轉換成果園,并種植異邦樹木自娛。
1850年,奧姆斯特德與弟弟約翰一起出航前往英國。在與利物浦隔著麥西河相對的伯肯赫德,他們細細觀察創新園藝家喬瑟夫·帕克斯頓設計的一座新公園。奧姆斯特德對蜿蜒的步道、點綴著巖石與錯落樹木的開闊草地大為激賞,他驚艷于設計者竟能如此高明地“用藝術從自然中汲取這許多美景”。而最令人驚異的是,這并非王公貴族的私有財產,而是一座開放的公園,一座給所有階層人民使用的公園。他必須承認,在民主美國的所有都市中,還沒有什么像這樣的東西,至少在那個時候還沒有。
在那南北戰爭前的年代,奧姆斯特德出版了自己的英國游記,《一個美國農夫在英格蘭的游歷與評論》。此書頗受好評,特別是受到《紐約每日時報》(《紐約時報》前身)的青睞。他們正想找個通訊記者前往南方各州旅行,對奴隸制度影響當地文化與經濟的情形做出如實的報道。 1861年,就在終結奴隸制之戰的第一槍響起后沒多久,奧姆斯特德的書被集結成上、下兩冊的《棉花王國》,這部經典直到今日都還在出版。奧姆斯特德的文學成就還包括他在《普特南月刊》的短暫時光,他后來和一個朋友創辦了《民族》,這本刊物至今仍然存在,而且是美國持續出刊最久的周刊。
就在以上的兩段經歷之間,奧姆斯特德得到了他的大好工作——擔任尚待建造的紐約市中央公園的管理處長。
奧姆斯特德在中曼哈頓所建的這座公園,大概是全世界最受仰慕的市立開放空間。每年有數百萬訪客穿過一座座優雅拱門,漫步在蜿蜒步道上,發出連聲贊嘆。但公園從混亂變為美麗非凡的演進史,即使僅略聞一二的人都寥寥可數。
奧姆斯特德1857年受雇為公園管理處長,他上任后發現,這310公頃的地點“是個糟糕透頂的地方”,散布著“豬舍、屠宰場與骨頭熬煮廠的溢流物與糊狀物”。他帶著移民勞工大軍攻擊這污穢之地,在接下來幾年間,運出和運入多達1000萬車的石塊與泥土,種下了估計400~500萬株的喬木與灌木。這一切都是為了要完成一項精心設計,他與新伙伴、建筑師卡爾維特·沃克斯齊力推動的“綠草坪計劃”。
南北戰爭打斷了奧姆斯特德在中央公園的工作。在軍隊服務期間,他擔任美國衛生委員會的秘書長。
1863年末,奧姆斯特德接受一項邀約,從軍隊辭職,成為加州多座金礦的經理。這家公司的產業綿延內華達山西側山麓180平方公里范圍,對于一個喜見翠綠光輝景色的東部人來說,這真是個令人心痛的地方。長期干旱把加州鄉下折磨得一片荒涼,長滿矮樹的丘陵覆蓋著黃褐色的塵土。 從位于熊谷的總部,奧姆斯特德朝東北方可以望見較為青蔥嫩綠的高地,他策馬而去,起先看見一片巨杉林,而后走入一個兩側高崖聳立的豐美山谷。好奇心把奧姆斯特德帶進了優勝美地。 在他之前,攝影家卡爾頓·沃特金斯和畫家艾柏特·比茲塔特已經注意了這里。他們的作品使得國會制定一項法案,把優勝美地谷與馬里波沙巨木林交給加州,作為“供公眾使用、造訪與游憩”的地方。1864年9月,加州州長指派奧姆斯特德為“優勝美地委員會”的主席。 與此同時,沃克斯說服奧姆斯特德返回紐約,幫忙設計一座位于布魯克林的新公園——展望公園。 設計展望公園的中心原則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通過限制建筑上的干擾,來為游客提供一種“擴大的自由感”。
公園道路以輻射狀通向布魯克林的其他部分,邀請人們前來,而游客一旦進入公園,就會發現公園的邊界堆高、植栽濃密,將城市擋在外面。公園內部的特色是草地、樹林與水域,且一項接著一項在眼前展開:先是“長草地”,那是一片長達1.5公里的起伏牧草地;接著有一片森林,貫穿其間的是一條流過濃蔭溝壑的湍急小溪;最后是躺在古代冰川外洗平原上的25公頃湖泊。
當美國逐漸老化的城市紛紛發現需要公園帶來一些新鮮空氣時,奧姆斯特德適時出現,將景觀建筑的做法帶進美國,這真是件幸運的事。
不論是與沃克斯搭檔時,還是在1872年兩人終止合作關系后,奧姆斯特德愈來愈發現自己在設計公園上的才華。不久后,他就忙碌地投入3項非常出名的計劃,那就是波士頓的一套公園系統、蒙特羅的一座山岳公園,還有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周圍的庭園景致。 在國會大廈,他讓步道蜿蜒在預留生長空間的樹木之間,還設計了嶄新的大理石臺座,足與匹配的雄偉階梯則并列兩側;在蒙特羅,他讓蒙洛伊爾的特色盡量維持過去冰川雕鑿的原貌;在波士頓,他創造出一條“綠寶石項鏈”,這一系列綠地以公園道路串起,一路從州議會前面的波士頓公園以及公共花園延伸直到富蘭克林公園。
隨后幾年,到處都有奧姆斯特德的公園或公園系統在籌劃或施工中:康涅狄格州的橋港、紐約州的洛契斯特,還有巴爾的摩、底特律,與芝加哥等。 1881年,奧姆斯特德從紐約搬到波士頓最著名的郊區布魯克朗,后來買下了這幢他稱為“費爾斯特德”的農莊,也就是后來的“弗雷德里克·洛·奧姆斯特德國家歷史遺址”。此處既是他的辦公室,也是他那大家庭的住家,家人有妻子瑪麗、他們的兩個小孩,還有她前一次婚姻的3個孩子。 到了19世紀80年代,他長年累積的小毛病發威,他開始為慢性失眠所苦:受傷兩次的腿逼得他使用拐杖;周期性發作的抑郁癥折磨著他。同時,根據他最權威的傳記作家蘿拉·伍德·羅珀所記,他還背負著“沉重的專業工作包袱,有的復雜得嚇人……”。 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有兩件工作特別具有挑戰性,就是喬泊·華盛頓·范德比爾特在北卡羅來納州比爾特莫爾的莊園,以及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哥倫布博覽會。但他的時間正在流失。他變得愈來愈健忘,因此不得不把重要的工作留給別人。他寫信給一個朋友,說他怕自己可能會被送進療養院,果然沒多久就一語成讖。
1903年8月28日凌晨2時,奧姆斯特德逝世于麥克林醫院,享年81歲。他的遺作廣為大眾所知,因為是銘刻在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