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庭園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多見于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細細耙制的白砂石鋪地、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就能對人的心境產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樂、繪畫、文學一樣,可表達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許多理念便來自禪宗道義,這也與古代大陸文化的傳入息息相關。
公元538年的時候,日本開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學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國,學習內陸藝術文化。13世紀時,源自中國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禪宗在日本流行,為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園林開始擯棄以往的池泉庭園,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蘚、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枯山水庭園,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以期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因此,禪宗庭院內,樹木、巖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數筆即蘊涵著極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無異于一種精神園林。后來,這種園林發展臻與及至--喬灌木、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造園慣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僅留下巖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而這種枯山水庭園對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驚人的。
附注:什么是枯山水?
顧名思義,“山水”必有山有水,而“枯”則表示干枯,二者合在一起,看似予盾,殊不知,那是日本最具特色的一種造園形式。所謂枯山水,就是沒有真的山和水,幾塊大大小小的石頭點綴在一片白沙之中,白沙表面梳耙出圓形和長形的條紋,看上去耐人尋味。欣賞時,需坐在庭前的過道上,慢慢觀望,細細琢磨,才能逐漸心領神會。簡而言之,那石頭代表山、島嶼以及船只,白沙代表水,沙上的條紋則代表水的波紋。整體來說它就是一個有山有水有船的微型景觀世界。
“枯山水”庭園屬于禪宗庭園。禪是一種從人自身內部而不是外部尋求真理的信仰,禪僧一無所有,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們每天都要久久地面壁冥想,以求達悟。“枯山水”庭園最初是為他們修行而設計的。空落落的庭院,只有黑糊糊的巖石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耙過的白沙地上,即使是走馬看花的游客,到了這里也會身不由己地靜坐下來,讓思緒來一次任意的展開。
15世紀建于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是日本最有名的園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積僅330平方米,庭園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細卵石鋪地所構成。石以二、三或五為一組,共分五組,石組以苔鑲邊,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紋。同心波紋可喻雨水濺落池中或魚兒出水。看是白砂、綠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純色,從此物的色系深淺變化中可找到與彼物的交相調諧之處。而砂石的細小與主石的粗獷、植物的軟與石的硬、臥石與立石的不同形態等,又往往于對比中顯其呼應。因其屬眺望園,故除耙制細石之人以外,無人可以邁進此園。而各方游客則會坐在庭園邊的深色走廊上,有時會滯留數小時,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龍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義。
你可以將這樣一個庭園理解為河流中的巖石,或傳說中的神秘小島,但若僅從美學角度考慮亦堪稱絕作;它對組群、平衡、運動和韻律等充分權衡,其總體布局相對協調,以至于稍微移動某一塊石便會破壞該庭園的整體效果。 由古岳禪師在16世紀設計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東北庭,通過巧妙地運用尺度和透視感,用巖石和沙礫營造出一條河道。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風,或交錯如門扇,或層疊如臺階,其理石技藝精湛,當觀者遠眺時,分明能感覺到水在高聳的峭壁間流淌,在低淺的橋下奔流。
江戶時期,日本庭園中出現了以低矮灌木為主景的修剪式枯山水,其中,以17世紀滋賀縣的大池寺庭園為代表作。它將杜鵑灌木叢修剪為幾何形體,象征一艘船在波浪中航行,從而展現了一幅禪宗海景圖。 同樣位于京都的東福寺方丈北庭是日本昭和時代的枯山水庭園。它雖然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卻仍然遵循古代的禪宗法則。其最具特色的是,這一庭園中,由苔蘚和石塊構成棋盤似的小方塊,宛如退潮時海岸邊的泡沫。它以一條曲線收邊,邊緣處種以成片的低矮灌木叢,配上星星點點靜靜開放的杜鵑花,給寧靜的庭園添了幾分生氣。
|